看李夏的事迹报告,数次泪下。恍然想起前不久,跟上高一的儿子聊天时,讨论的人的存在价值问题。我想,等他回来,我会带他看这个报告会,我相信他会找到他的答案。
如果不是那突如其来的“利奇马”台风,我们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在绩溪县荆州乡这个小山村奔走的李夏。因为他是那么平凡,他只是万千扶贫干部中的一员,他只是众多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中的一份子,他只是千千万万个对孩子的未来抱有期许的父亲中的一个。可是,这一切,定格在2019年8月10日山体塌方的那一刻。随着他慢慢走进我们视野,随着他的故事渐渐传开,我们才知道,那个看似平凡的众多分之一,是那般独一无二、卓而不凡。那个满脸阳光、满是笑意的男人,用他的生命为我们抒写了共产党员的忠诚,诠释了纪检监察干部的担当,为初心做了最朴实的注脚。
看李夏的事迹,最大的感受是他的用心。他对百姓之爱的耐心,他对工作热情的恒心,他严于律己的自省心,他耐得艰难的进取心……这些就是他坚持的“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的初心,亦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核心。
学习李夏,当学他对百姓大爱的耐心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是公务人员和党员都熟悉的誓言,但是怎样将之落在实处,显在细处,李夏给了我们答案。生长在城市对农村一无所知的李夏,看到联系的高杨村农户菊花病害时,他请来专家,在40度的酷暑下,陪着专家为农户解忧;为解决农产品运输问题,他一点点丈量、一遍遍查看,促成了机耕路的立项、建设。他解决了村民的菊花病害,也换来了百姓的诚心相待;他打通了村里联系外界的通道,亦让村民踏上了通往小康的道路。“菊花是李夏救出来的,他把我们救活了”村民捧着菊花对李夏说的话,是对他的追忆、告慰,也是对他最真最沉的认可。作为基层工作者,当我们面对群众诉求,当我们遇到群众急难,我们如果都像李夏一样,多些耐心,多些爱心,多些公心,是不是会多些办法,多些和谐,多些支持?!
学习李夏,当学他对工作热忱的恒心
人生以精神贯注而立,大事以一线到底而成。初心炽热,如何使之恒久不忘?这需要一以贯之的坚持。3次拒绝组织部的选调,是李夏对自己选择的坚守;一次次上门谈话,最终让陈承兵案件尘埃落定,是李夏对纪检监察事业的赤诚;3年主办参办问题线索77件,立案审查32件,这沉甸甸的数字承载着李夏的辛劳和汗水。同样身为纪检监察干部,我明白这些数字后面不为人知的艰辛、委屈和牺牲。这也提醒我们,面对复杂的线索,面对难以说服的对象,面对让我们气馁的工作困局,我们缺的可能就是多想几步,多跑几次,多坚持一会。
学习李夏,当学他严于律己的自省心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李夏扶着女儿的手一笔一划刻下的包拯这句诗,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家风教育的践行;“对大诱惑有没有动过心,对小意思有没有沾过边,对微腐败有没有黑过脸”,这一字字写下的是一个纪检监察干部的自省自警。当我们为工作中的日常琐碎日趋麻木时,当我们困于熟人社会举步维艰时,当我们心存侥幸些微越界时,多些这样的叩问和提醒,是不是会防微杜渐,成就更多的优秀干部,圆满更多的幸福家庭?!
学习李夏,当学他不畏艰难的进取心
“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这是李夏记在笔记本上的励己之言,也是他身体力行的践实之举。城里来的一口普通话的李夏,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学会了本地语言,打破了与群众交流的壁垒;一次次穿行在351道弯21个回曲的山间道路上的脚步,丈量出他耐苦克艰的付出;险情来时,他向险而行,显示的是“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的勇气和担当。珠玉在前,时常在工作中将“等一等、靠一靠、拖一拖、胡一胡”玩得纯熟之辈,焉能欲语还休、面无愧色?!
“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一路春光/一路荆棘/惊鸿一般短暂/像夏花一样绚烂……”李夏,菊花相伴,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