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安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 安庆市监察委员会 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宣传教育 > 宜城清风 > 廉史今读 > 详细内容

清风故事会|余珊刚直清廉

发布时间:2024-04-30   作者:方宁胜  发布者:桐城市纪委监委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大号 中号 小号 ]

余珊(1471—1529),字德辉,号竹城,明代桐城人。正德三年进士,初授行人,后擢御史,官至四川按察使。余珊一生为官清廉,政绩颇丰,为明朝著名正直敢言之臣。

余珊为御史时,性情刚劲,讥弹权贵,从不退避。当时,朝政被宦官把持,而正德帝不理政事,热衷于收干儿子,不论外吏中官,亡虏走卒,只要能哄得他开心,便赐姓加官,认作义子,前后竟达二百余人。余珊上书疏陈弊政,直指其谬。到长芦巡查盐务,揭发宦官耍奸谋利之事,反被诬陷关到锦衣卫大狱中,施以杖刑,几乎丧命。幸得朝中正直大臣仗义执言,将他救出牢狱,却被连降数级,贬任安陆判官,转调澧州知州。

嘉靖帝上台后,余珊被升为江西佥事,讨伐平定梅花峒的盗贼。后升任四川副使,驻防威州和茂州一带。此前,四川北部少数民族首领董卜、韩胡等桀骜不驯,为安抚他们,每年都要犒赏他们十余万银两。余珊到任后,废除这一成例,加紧养兵练将,造战车,习阵法,两年下来,收效明显,董卜、韩胡等人为其威势所慑,主动献上珊瑚以示交好,余珊坚辞不受。在他任职期间,境内平安无事。

嘉靖四年(1525),朝廷下诏求言,余珊上书疏陈“十渐”,揭露当时朝政存在的十个方面的严重弊端,分别是纪纲之颓、风俗之坏、国势之衰、外裔之强、邦本之摇、人才之凋、言路之塞、邪正之淆、君臣之睽、灾异之臻。这篇疏文长达一万四千字,忠恳之气,溢于言辞间。由于疏文直指“今日之为辅弼第一人者”费宏,“徒以奸佞伴食怙恩”“非天下之第一流”,要求“亟去其人”,故其所议不但未被采纳,还差点惹来祸端。该疏后被载入《皇明奏议》《大政纪》诸书。数十年后,同乡马孟祯读其言,感叹:“慷慨激切,犹凛凛有生气,非刚肠出自天植,讵能若此?”(《余廉使奏议序》)

余珊为官三十年,没有置办家产,死于四川按察使任上,竟然没钱置办棺材。史书记载,他老家的房屋简陋不堪,不过几间,且门前常遭水淹。东邻实在看不过去,就想把自己的地基让给他以便扩建一下房屋。他说:“富贵而占穷乡邻的便宜,不义;年纪大了而疏远多年相识,不仁。”邻居说:“大树之下,草木就应该退让。”余珊说:“不然,大树就应该遮阴,供人憩息;我不能照顾你就算了,还能视你如草木?”邻居说:“拓宽一下更方便!”他说:“我黄昏夜暮,能借得你家的光亮,不已经很方便了么?”两人争执到最后,余珊还是没有应允。


主办:中国共产党安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庆市监察委员会
地址:中国安徽安庆市东部新城综合写字楼东辅2楼 邮编:246005
    备案号:皖ICP备10006060号-1
皖公网安备 34081102000042号
技术支持:安庆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