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这是对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的高度概括,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和道德风范。纵观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党对干部素质的要求不尽相同,但忠诚干净担当,是始终不变的选人用人标准。总书记的讲话为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指引和遵循。
做“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基层干部。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坚定基层干部政治立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是共产党人历经磨难艰险汇聚成的无穷精神力量。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夏明翰、方志敏等无数先烈用鲜血践行了对党忠诚;还是和平时期,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优秀共产党员,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对党忠诚,始终坚持把对党忠诚作为自己的生命箴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基层干部要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对党忠诚的意识,自觉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推进基层各项工作稳步前行、持续发展,持之以恒加强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工作。
做“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基层干部。以“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坚守基层干部底线原则,廉洁奉公是基层干部必备的最基本的行政道德,是行政行为的道德底线。从焦裕禄到杨善洲,再从孔繁森到任长霞,如果追寻一种精神的谱系,就能清晰地发现,他们的纯洁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源自于共产党人对干净的坚守。中华民族历来都有珍惜名节、注重操守、干净为官的传统,历来都讲“为政以德”“守土有责”,做到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基层干部务必真学真信,切实加强党风廉政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将清廉扎根于心里,萌芽于工作和生活里,以出淤泥而不染“清正廉洁”的浩然正气,严守基层这最后一道堡垒。
做“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基层干部。以“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坚持基层干部扎根沃土,勇于担当是一种态度,更是党员干部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怀,它不仅体现着党员干部的党性和觉悟,更体现着党员干部的胸襟和勇气。无论是李大钊先生用青春之思,探寻中国救国之路;还是毛相林用以身作则,凿通幸福天路;亦或是黄文秀义无反顾,谱写青春之歌,无时无刻不映现着“担当”二字。一切视探索尝试为畏途,一切把负重前行当吃亏,一切“躲进小楼成一统”逃避责任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要不得的。基层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扎根基层的决心,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要有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