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靠前监督 优化营商环境
“近期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履职中是否存在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情况,有没有‘吃拿卡要’的问题?如有相关情况,可以及时向我们反映。”这是近期怀宁县纪委监委深入营商环境监测点走访时的场景。
2021年以来,怀宁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首要职责定位,将监督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下沉监督,提升为企服务质效。开展“企业服务日”实践活动,把每月28日确定为“企业服务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先后5次带队深入10余家企业联系走访,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现场督导解决实际困难。加强营商环境监测,从县内“四上”企业和在建工程中筛选5家代表企业,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由班子成员负责包保联系、定期走访,重点聚焦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公用企事业单位等是否存在侵害企业生产经营的行为。
突出重点,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发挥“室组地+协作区”监督网络作用,将涉企服务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和以服务企业为名搞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问题纳入作风建设监督检查范围,组织开展明察暗访、交叉互查。常态化开展效能建设“每季一评”,将服务企业“冷硬横推”问题纳入评定范围。
完善制度,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制定《怀宁县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办法(试行)》,在县直各部门意见建议后,明确了在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双招双引、征地拆迁、重大项目等重点工作中,可以容错的5大类46种情形和不予容错的11种,明确“可为”与“不可为”,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
全省“一改两为”大会召开后,宿松县纪委监委第一时间跟进学习,研究贯彻意见,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监督保障。
提高政治站位,把状态提起来。通过县纪委常委会、全体干部大会及时传达学习贯彻大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决策部署上来,鼓起干劲,凝神聚力,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为民办实事,让作风实起来。深入落实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聚焦执法司法、养老社保、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坚决查处不尊重规律、不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的乱作为问题以及推诿扯皮、玩忽职守、不思进取的不作为问题,大力整治“推、拖、糊、扯、绕”现象,严肃查处“躺平式”“混日子”干部。
护航“双招双引”,让发展强起来。紧盯损害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强化监督,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政商关系。深化“暖企行动”,收集处理问题线索,严查涉企服务行政审批、执法检查等工作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严惩“不给好处不办事”、索贿受贿等贪腐分子,坚决查处严重破坏营商环境、阻碍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
迎江区纪委监委认真学习贯彻全省“一改两为”会议精神,结合实际,部署开展作风建设提升专项行动,以作风攻坚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迎江汇聚强大力量。
强化政治监督,严督严抓促提升。出台《迎江区作风建设提升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22)》,制定督查任务清单,明确45项具体任务,细化到季,分解到月。通过“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队+协作区协同+派驻机构联动”模式,成立督查专班,加强日常监督,发现问题立即交办、督促整改。
强化作风督查,破立并举求实效。深入排查作风建设是否存在 “六个不”问题。通过盯责任、盯问题、盯短板,把查处、整改、治理贯通起来,把惩处、监督、教育融合起来,以具体问题的解决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治理效能提升,推动作风建设往实处抓、深里做。
强化派驻监督,助企利企优服务。督促相关部门出台《迎江区开放经济支持政策》及“双招双引”政策中商贸服务业奖励政策,从鼓励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等多方面帮扶企业发展。督促区城管局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精简申报材料、缩短审批时间,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无纸化。
强化执纪问责,警示震慑助发展。紧盯重点问题抓监督,定期开展信访举报分析,督促反映问题集中的地区和单位查找原因、及时整改,以问责倒逼主体责任落实。对顶风违纪、屡教不改、情节严重的,严肃追责问责,及时通报曝光,在改变风气、提升治理水平上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