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驻地金融机构纪检部门与地方纪委监委的协作配合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十九届中央纪委连续四年明确将金融领域作为反腐败重点,今年省纪委二次全会要求持续推进金融领域腐败治理、促进金融风险的防控化解。加强驻地金融机构和地方纪委监委的协作配合是压紧压实维护金融安全的政治责任,是防风险、除隐患的有力手段。日前,安徽省安庆市纪委监委成立调研组,对驻宜金融机构纪检部门与地方纪委监委的协作情况展开调研。
调研发现,近年来,驻宜金融机构纪检部门不断强化与地方纪委监委的对接,双方的交流合作取得明显成效。
廉洁文化建设方面,驻宜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安徽廉洁文化精品工程”,先后有多件作品入选。利用市纪委监委拍摄的警示教育片、编印的忏悔录等资源,在系统内开展廉洁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业务学习培训方面,市纪委监委在开展全员培训过程中,将金融机构纪检干部纳入其中。根据驻宜金融机构纪检部门的实际需求,到驻宜金融机构授课。部分驻宜金融机构安排纪检干部到市纪委监委跟班学习,就日常监督中遇到定性量纪、措施运用等问题,不定期与市纪委监委有关业务部门开展交流探讨。
信息技术支持方面,市纪委监委与安庆市区各家银行建立了银行数据信息查询专线,有力提升了银行数据查询质效。同时,市纪委监委搭建的数据查询平台又为各驻宜金融机构的纪检部门的调查需要提供便利服务。
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市纪委监委支持市农商行督促做好公职人员自借、担保形成的不良贷款清收化解工作,向15家单位发出函告;支持徽商银行安庆分行对公职人员拖欠信用卡款项催收工作,向9家单位发出函告。各县(市、区)纪委监委及派驻机构协助银行持续做好跟踪监督。
同时,调研中也发现驻宜金融机构纪检部门与地方纪委监委的协作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联系不紧。少数驻地金融机构主动接受监督的意愿不强,甚至畏惧与地方纪委监委打交道,其纪检部门与地方纪委监委对接的积极性不高。如市纪委监委与安庆银保监分局签订了同意建立监督执纪与防范金融风险沟通协调机制的协议,但驻宜金融机构与地方纪委监委常态化、定期化的沟通协作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二是范围不宽。有些驻地金融机构纪检部门将廉洁文化资源共享和廉洁宣传教育作为协作的重点,协作仅限于银行单方面邀请开展廉洁教育讲座、借用警示教育资源等,双方在纪检业务方面的协作较少。
三是效用不优。当前驻宜金融机构仍然主要依靠行业监管和内部监督,缺少借助地方纪委监委的专业优势提升纪检监察工作成效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安庆市金融系统腐败案件仍有发生,驻宜金融机构纪检部门与地方纪委监委协作的叠加效应尚未完全显现。
针对发现的问题,调研组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协同配合,凝聚工作合力。
一是搭建协作平台。积极探索市县纪委监委与驻地金融机构纪检部门的合作平台,出台联席会议制度,细化双向沟通机制,适时开展双方风险信息的共商共享和交流互通,及时发现和全面掌握各类风险,做到抓早抓小、提前预警。
二是深化资源共享。一方面,驻宜金融机构可以继续利用市县两级纪委监委现有资源,开展廉洁文化教育,另一方面,市县纪委监委应注重吸纳驻宜金融机构优秀廉洁文化资源,形成一批具有金融特色的廉洁文化作品。双方联合开展廉洁文化作品展演、现场警示教育、摄制微视频等,在互动学习交流中巩固沟通协作关系。
三是拓宽合作领域。驻宜金融机构及时制定信贷、投融资审批、承保理赔、大额采购、信息科技等领域的廉洁风险清单,与地方纪委监委围绕关键环节、重点岗位联合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在查处涉金融系统违纪违法案件时,统筹人员力量,抽调办案能力突出的纪检监察干部和金融业务骨干组成联合专案组,联合开展审查调查,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提升查办金融腐败案件的质效。(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