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安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 安庆市监察委员会 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宣传教育 > 廉政教育 > 廉政时评 > 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擦亮“唯实”底色 照亮前行道路

发布时间:2025-06-27   作者:华俨俨  发布者:潜山市纪委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大号 中号 小号 ]

陈云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奋斗不息的光辉写照。“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十五字箴言,犹如一座精神灯塔,穿透历史迷雾,始终照亮着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航程。作为扎根基层的党员干部,我们应将这一宝贵经验与精神风范融入血脉,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淬炼党性、砥砺担当。

破除形式主义,深植“求实”根基。陈云同志曾深刻指出:“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矛盾问题盘根错节。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现实,唯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避免政策执行“水土不服”,杜绝“拍脑袋”决策带来的资源浪费。唯有沉下身子、迈开步子,才能破除“隔着玻璃看”、依赖“二手材料”的漂浮作风。在乡村振兴、化解矛盾、基层治理等方面,我们应坚持深入田间地头,用心用情倾听民声民意;坚持求真务实调研,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坚持政策惠民利民,精准施策有效纾解民困。将“唯实”精神融入基层一线工作,锻造出勇于担责、不避艰险的基层铁肩,真正扎根在基层、服务在基层。

扛起使命重担,锤炼“务实”作风。陈云同志一生崇尚实干,反对空谈,处理复杂棘手问题时始终坚持“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智慧。他提出的“交换、比较、反复”六字诀,是辩证思维和科学决策方法的精华凝练。基层是矛盾交汇点、政策落脚点,每一项工作都需拿出“钉钉子”的韧劲。基层干部当善用“交换”,拓宽视野格局,主动学习借鉴他山之石,在集体研讨中碰撞火花;勤于“比较”,在方案对比中权衡利弊得失,优中选优;勇于“反复”,对重大决策深思熟虑、反复论证,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无论是乡村振兴的产业谋划、乡村治理的精细优化,还是民生“关键小事”的落实落细,都呼唤“实打实”的功夫。我们必须力戒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少些“花架子”,多些“真把式”,将群众期盼转化为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效,在破解难题、化解矛盾中展现务实担当本色。

筑牢党性修养,坚守“唯实”品格。“唯实”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是陈云同志一生恪守的崇高党性原则。他始终将党和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在重大关头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展现出无私坦荡的胸怀。基层工作直面群众,基层干部是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窗口,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党的公信力。弘扬陈云同志的精神风范,必须时刻保持对“唯实”的敬畏之心,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原则问题上立场鲜明,时刻牢记权力姓公不姓私,严守纪律规矩的红线;在涉及群众利益的资源配置、惠农政策落实等环节,务必做到公开透明、公正无私;在人情往来、生活小节上更要高度警惕,防微杜渐。以“只唯实”的赤诚守护初心,以“交换、比较、反复”的审慎明辨是非,唯有自身正、自身硬,说话办事才有底气,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陈云同志的光辉一生,是一部生动的实践教科书,其精神风范、领导智慧和科学方法,为新时代基层干部提供了丰厚滋养和行动指南。让我们在基层一线大力弘扬陈云同志唯实求真、深调细研、善用辩证法的宝贵品格,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锤炼党性、增长才干,真正将为民情怀融入血脉、化为行动,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新征程上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基层答卷。


主办:中国共产党安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庆市监察委员会
地址:中国安徽安庆市东部新城综合写字楼东辅2楼 邮编:246005
    备案号:皖ICP备10006060号-1
皖公网安备 34081102000042号
技术支持:安庆热线